第344章 涉足兖州(1 / 1)

第一份通行令,立刻着手准备向兖州府通商。青州府齐郡昌达县,位于二府交界之地,而且被兖州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济北郡围绕,是极佳的中转仓库。陆川不仅在这里建设仓库,还把部分生产线也搬了过来。陆氏的车队将源源不断的劳动布运往兖州府,就躲在崔氏的眼皮底下,将货物送往兖州府各地。就在这些大世家根本关注不到的地方,陆氏的劳动布大开销路,广受好评。老百姓们甚至编了顺口溜:“穿上劳动布,劳动不费布。”

很快,兖州府本地机敏的客商也盯上了这块市场,大家都跑来昌达县进货。陆川同样以股份制跟这些客商展开合作,自己只负责供货,免去了许多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兖州客商的加入,陆川可以向这些人销售更多品类的货物。玻璃,是陆川赖以发家的资本,并且一直当作自己整个商业体系的拳头产品。可是,当兖州客商见到玻璃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并不热心。后来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兖州客商担心玻璃太过脆弱,会在路上会损坏,所以不愿意进货。陆川了然:兖州没有水泥路,玻璃运送的过程自然风险倍增。于是,他又发挥了“多做一步”的精神:主动给玻璃进行完善的缓冲包装。首先,将整匹的布垫在下面,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玻璃和箱底发生磕碰。然后,在布匹上整齐地摆放好一件件玻璃器皿。将一件件成衣包裹在玻璃器上,每个玻璃器中间再用卷成卷的成衣填满。最后,将玻璃器的上层再盖上一层整匹的布。陆川不惜人工,用这样繁琐的方式进行包装,终于成功地让兖州客商接受了玻璃。另外,与玻璃一同卖过去的,还有葡萄糖和柠檬酸。葡萄糖和柠檬酸还好说,这两样都是粉末结晶,直接装进玻璃器里面就可以了。可是陆川还想把食用油也夹带进玻璃器里面,可是兖州的客商又不乐意了。因为食用油跟糖粉可不一样,因为油一旦洒出来,很容易会把整箱的布都污染了。兖州可没有青州的水泥路,一路颠簸过去,一整批货物就全废了。陆川的第一反应就是仿照前世的饮料瓶,做出螺旋纹路。可是这个思路当然不可行,玻璃可没有塑料的可塑性,螺纹根本无法做到严丝合缝。后来还是一位爱喝酒的兖州客商提出了办法:只要像我们兖州的酒坛子一样封闭就好了,先用几层纸和细绳把瓶口扎紧,然后用泥将瓶口封住烤干。最后,为了防止泥封弄脏布匹和衣服,陆川还在泥封的外面包上了一层纸,并且纸上印着陆氏各家商号的商标和介绍。为了打消客商的顾虑,陆川还贴心地送上了一层保险: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玻璃器破损或者食用油漏出,陆氏商行包赔一切损失。就这样,食用油的销路也终于冲破了最后一道关,成功在兖州驻扎下来。……济北郡伯厄县胡家庄,从这里向东北方走二里地,就能抵达青州府齐郡昌达县。对于这里附近的十几个村子来说,去昌达县城比去伯厄县城可近太多了。哪怕由于界碑的存在,两边的居民无法越界,可是每逢到了初一十五,两边的居民就在边界上摆集市,这是长久以来自发形成的习惯。这样的集市,就是货物和消息传递的最好媒介。故而,早在陆川从未涉猎兖州府的时候,“陆大善人”的名声就已经在这里传开了。胡家庄的胡杰,是一位老实本分农民,由于老母重病一年,将本就单薄的家底彻底掏空了。本地的乡绅荀氏早就盯上了他家的五亩田地,打算用极低的价格收买过来,把胡杰变成佃农。原本,胡杰都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是陆大善人却突然将生意开到兖州来了,这不禁让他喜出望外。传闻青州府的佃户都在陆大善人的关照下,过上了好日子,那自己若是能得他的照拂,以后的生活就还是有希望的。可是胡杰不认识陆川,他认识的圈层也都是本地的农民,根本不可能认识陆川。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最笨的办法:直接去集市上,找商贩就挨个问:“你认识陆川吗?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见他。”

卖菜的小贩对他说:“你找我没用,你得去陆氏商号的摊位上问,他们说不定能找到陆大善人。”

胡杰有些沮丧:“我不认识字,不知道哪个是陆氏商号。”

小贩说:“我也不识字,你但见到吆喝卖布的、卖玻璃的、卖糖水的、卖油的,多半就是他家的了。”

胡杰谢过小贩,转头就开始寻找刚才说的这几种摊位来。果然被他寻到了一个卖玻璃了,于是上前询问:“你是陆氏商号吗,你认识陆川吗?”

卖玻璃的小贩被吓了一跳,见对方只是个农民模样,于是问:“我只是从陆氏商号拿货,你找大善人干嘛?”

胡杰的眼中有些失望,他对玻璃小贩说:“你如果见到陆川就帮我带个话,就说胡家庄胡杰有要事找他。”

说完,胡杰就离开这个摊位,去下一家说了同样的话。这一天,集市上所有摊贩都被胡杰弄得摸不着头脑:“胡杰是谁?找陆大善人干嘛?为什么说话这么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父皇,请退位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乱世武夫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超品姑爷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