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76章 出山吃饭

第176章 出山吃饭(1 / 1)

马真一年纪很大了,再加上老汉还有个喜找小鸡的不良嗜好,李自成只能安排他去辅助王常月修订《道藏》,改良道教,整合道门。  李皓白正当壮年,虽然有点本事,但半路投顺就想一步登天当军师做宰相是不可能的,先压一压。  李自成本来把他配给了刘宗敏,老刘调去辽东后骑二师辛思忠暂时代管队伍,为了衔接顺利,李皓白没去辽东仍然留在郧阳。  话说左良玉在龙驹寨里思索着前程,延绥总兵王世钦在追击流寇路上收到一封信后同样陷入沉思。  王世钦跟王朴两兄弟出自榆林将门老王家。  这一家只论当前祖孙三代就先后出了11位总兵,远超老乡杜氏的5位总兵、尤氏的6位总兵。至于能一次赔偿两千匹马的左光先,压根没资格跟那帮将门比。  王世钦他爹王威曾任辽东总兵、蓟镇总兵,自己也做过山海左部总兵官,前些年谢病回家,随后又被洪承畴起用。  小王刚收到一封老弟王世选的来信。  这个王世选啊,曾任山海关北路副将,“己巳之变”中救援马兰峪时投鞑。以他爹王威“神奸大蠹”的人品,幕僚中还收容了投鞑之人,胡乱猜测可能小王投鞑是父子俩商议过后进行的押宝行为。  前几个月王世选还作为前锋随代善入寇宣大。原历史线他追随鞑子打满全场,官至两红旗汉军都统。他儿子在四川提督任上征缴吴三桂时被俘杀,为大清尽忠。  皇太极派代善前来做使者,做为正红旗下的奴才王世选真的不想跟着进关,他宁愿在关外跟顺军作战中死求拉倒。可是主子有令他能咋办。  到了怀庆,张应昌、左光先等人对着他一通忽悠,王世选起初是尴尬的。  堂堂榆林将门世家的子弟,再无耻也要脸啊,短时间内投来投去实在无颜面对。  纠结来纠结去,小王最终还是投顺了。  他主子代善得知后气的就是一巴掌,小王既然都不做奴才了当然不惯着,当即跟代善互殴起来。  官司打到了李自成那里。  大统领能说啥,无非再次劝说老代做个大顺平西王,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这边王世选给二哥王世钦书信一封,倒也没劝降,只是提了提顺军在辽东战绩,讲了讲短毛准备一揽子招安各部流贼的打算,说了说顺军要大举出动的计划。  王世钦看罢信后愁眉不展。  他何尝不知短毛厉害,邻居尤世禄早就被打的回家养老了;张应昌、左光先这俩老乡更是投了短毛。  王世钦想了想,先下令队伍放慢脚步,看看形势再说。  另一头的贺人龙更是唉声叹气。  想当初他还是个守备,被围困在西山的短毛致信摇尾乞怜——“煮豆燃豆杆,豆在锅里喊,同是米脂人,相杀何太急!”

如今他凭军功升到了参将,短毛却连个亲笔信都懒得写,只派喽啰来传个话——“对抗大顺死路一条!”

贺人龙对这句冷冰冰的威胁之语毫不怀疑,因为这两年他至少有三次差点死在短毛手里。  “打不过啊……”  老贺愁眉苦脸,下令就地扎营。  他追击的对象却气势汹汹的拔营出击。  张献忠赶到龙驹寨时却发现左良玉已消失无踪,皆大欢喜。  三万多拖家带口的农民军一路东进,过商南,在花园关击杀了懵逼中的范正斗,进入河南。  在卢氏县驻防的巡抚陈必谦刚收到南边消息,北面朱阳关又被流寇攻破,周尔敬阵亡,汤九州逃遁。  陈巡抚欲哭无泪。  比他更糟心的是郧阳巡抚马士英。  郧阳府辖境本就是十万大山,流民匪盗矿徒众多,难办的很。不料大顺军又来盘踞,很快以上津为中心,周边茫茫大山中的郧西、白河、旬阳、山阳等县都成了大顺势力范围,隔绝了郧阳通往汉中、西安之路。  马巡抚能怎么办?  马士英原本是个有追求的人。  那年他任职阳和兵备道,南下上党剿贼不成反被短毛俘虏。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他出任宣府巡抚时原本想跟短毛一刀两断,重新做人,结果却是越陷越深。  明末“潜规则”,每一届巡抚到任,都要给京城达官显贵奉送钱财。一般巡抚需五六千两银子;知府二三千,官场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如果你手里钱不够,那就先挪用公款补贴,之后刮了地皮再慢慢偿还。  马士英到任宣府,当地镇守太监正好是崇祯驾前红人王坤。  这个小王厉害,他弹劾谁,谁被罢免;谁弹劾他,谁也被罢免。就连时任首辅周延儒都要给小王三分薄面。  马士英能不巴结王太监?  幸好短毛给了他一万银子,六千送给京城大佬,四千给了王太监,这才坐稳巡抚位置。否则他难免又会像原历史线一样因为贪污公款又补不上窟窿还没法孝敬王太监而被罢官了。  说到这个王坤王太监,是个人物,要多水几句。  这个崇祯五年,皇太极带着蒙古黄鞋军二征林丹汗,杀了几万人俘虏了几万人,打到自己断粮,于是鞑子向宣府方向进发。  宣府巡抚沈棨干脆利索的送给鞑子缎/布七千疋/匹、虎豹狐狸水獭等皮五千多张,还有些其他财物以及大概够几万人吃几十天的粮食。  沈棨为啥要给皇太极送东西?因为阿黄说你们以前要赏赐林丹汗财货,现在他被我打跑了,所以那些东西应该给我。然后我再用你给的财货跟你换点粮食。  沈巡抚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成交了。完全不在乎刚刚过去的“己巳之变”和“大凌河之战”。  沈巡抚还美滋滋的向皇上汇报说:这次鞑子有精骑五六万,红衣大炮十来具,林丹汗号称有四十万兵马都被打跑了,人家在咱们宣府外面晃悠了个把月秋毫无犯,此非赖皇上齐天之景福,岂能及此?  居然有这么无耻之人!  镇守太监王坤不能忍,举报沈巡抚通敌卖国。  沈棨在牢里可怜巴巴的辩解说,犒赏财货是给了哈喇慎部落,并没有给阿黄。  这说瞎话的本事跟毛文龙、袁崇焕不相上下。  老沈还说,王太监也亲眼所见啊!  崇祯大怒:好家伙,沈棨你居然还敢狡辩!  钦奉御批:明明以国号下与逆奴并列并誓,又给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饰,损威辱国,专擅欺君!钦此!  给朕砍了他!  沈棨卒,死不瞑目。他搞不懂镇守太监王坤为啥忽然反水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沈棨会对王坤产生误判?以为对方是一条线上的人?  因为啊,沈棨后台是首辅周延儒;王坤是温体仁的盟友,而有段时间周、温两人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结果老温为了当内阁首辅开始背刺老周,指使王坤揭发沈棨。  王坤后来又跑到永历帝麾下,成了头号大太监,跟一般文臣武将们斗的不亦乐乎。  因为太监好用啊。比如鞑子入寇,崇祯帝分遣兵部侍郎和司礼太监出守关隘,结果皇上发出感慨“内臣即日就道,而侍郎三日未出,何怪朕之用内臣耶?”

话说马士英在短毛大力支持下坐稳了宣府巡抚位置,又在短毛鞑子会入寇的提醒下火速调离,成为郧阳巡抚。  到地方一看,顺军已经牢牢扎根郧阳。被小马寄予厚望的明军倒是进山围剿过两次,通通大败亏输。  “唉!”

马士英重重叹了口气,看着几位明军将领,“诸位,不是本府不供应粮草,你们也看到了,这十万大山能开几亩地?哪有富裕粮食?”

此时上津县城内,辛思忠看着屋里十几家反王,“诸位,大统领已经在南阳预备了数不尽的粮草,大伙儿这就随我出山吃饭去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乱世武夫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父皇,请退位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